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
潮州开发迟于中原,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。因此,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,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。灰塑中的石灰在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中起到了“黏合”的作用,黏合砖、木、瓦片、陶瓷,从而可以防水防雨,保持结构,还可以抗台风。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,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,如“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”,
禅城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、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,现为重点保护单位。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,如70件30种器铜墙铁壁仪仗,直径1.31米的巨型
当时,各行各业人士都拿出自己的东西捐给祖庙,禅城当时手工出名的石湾瓦也被放在了祖庙的屋脊上。 上个世纪70年代初,灵应祠大堂后面庆真楼的砖木结构改成了混泥土结构。据当时参加了修缮工作的梁诗裕先生说,当时动用了100多人共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修缮工作。 上个世纪70年代还没有设立禅城博物馆,祖庙旁边是关帝庙、妈祖庙等,后来才把它们拆了修建禅城博物馆,因此用博物馆的概念来评价祖庙是不准确的。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,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(1078—1085年)始建,至清代初年,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、结构严谨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。1998年,庆真楼变成危房,加固后又重新使用。
所谓通透,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,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、延长寿命。更着眼于地处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,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。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,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。为使空气流通,采用前低后高,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,此所谓之“露白”,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。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,横纵之间以火巷、屏风、槅扇等相隔,既通风、又防火、便交通、达到形式上的分隔。就是照壁、砌砖窗花、厅堂、门口采用的门罩、拦干门、闪门、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,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,以利空气对流,达到分而不隔,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。在家内一般追求良好的采光、通风、采用精致的通雕屏风,隔扇,同时,潮州民居十分注重门面装饰,集中对石柱、屋脊、外墙门框、匾额楹联、檐头、抱鼓石、石狮乃至门前之亭子、旗杆等均予以精美之装饰,使建筑物之门前徒增华贵之感。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,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,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、防腐朽,庭院内多为敞厅,门窗多朝天井,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、水池、花木、莲缸、四季常青、静谧幽雅、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。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。
轻巧通透
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。
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,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。无论是屋顶的曲线、檐角的举翘、门面的布局、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,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。以色彩为例,北方喜上下均重,金碧,团花簇锦,显得雍容华贵;走进校园,传播灰塑文化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营造校园文化氛围。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,颜色清纯,
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。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,拌上稻草或草纸,经反复锤炼,制成草根灰、纸根灰,并以瓦筒、铜线为支撑物,在施工现场塑造,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灰塑定制的恒发古建筑于2025/1/7 17:32:48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yunfu.mf1288.com/fsnanxin-2832465663.html
下一条:云浮蜂窝板粘接膜批发厂商「多图」